
彭顺林教授 中医五官科学
参加工作已30年,长期坚持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先后承担了本科(包括长年制本科)、硕、博士研究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的大量工作,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硕士31人、博士3人已完成学业)。临床擅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变应性鼻炎、鼻窦炎、耳鸣耳聋等疾病,以及鼻咽癌放化疗后调理。提出了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变应性鼻炎的独特学术观点,获发明专利2个,研制出了纯中药医院制剂2个。作为课题负责人已经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部省级、厅局级课题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学术刊物发表(包括SCI)论文50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30余次。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年被评为第十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年获四川省名中医。是成都市第十三、四届政协委员,现为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研究领域
中医药防治耳鼻咽喉疾病的研究
专利与奖励
授权专利:
彭顺林,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14,中国
获奖:
彭顺林,玄麦利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2018 年
出版信息
(1) 洪冬冬,彭顺林,苏俊桦,曾佐静.摄涕止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02):80-86.
(2) 秦凤凤,李时超,孙亚宁,刘英,彭顺林.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血必净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ARDS的分子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03):21-28.
(3) 刘英,孙亚宁,曾佐静,彭顺林.第2组先天性淋巴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01):109-114.
(4) 熊培政,刘英,孙亚宁,曾佐静,苏俊华,彭连红,彭顺林.从炎症发病机制探讨变应性鼻炎从虚寒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7):1425-1427.
(5) 熊培政,章刚,刘英,孙亚宁,曾佐静,彭顺林.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9,35(02):174-178.
科研活动
(1) 省部级科学基金,2022YFS0414,过敏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研究,2022-01-01至2023-12-31,20万元,在研,主持;
(2) 省部级科学基金,2018SZ0107,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智能诊疗系统开发研究,2018-01至2020-12,20万元,在研,主持;
(3) 厅局级科学基金,2018-YF05-00551-SN,利咽止痒颗粒治疗过敏性咽炎的机制研究, 2018-01至2020-12,20万元,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TLR-NF-κB通路和Thl/Th2平衡偏移对温阳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2016-1至2019-12,72万元,已经结题,主持;
(5) 省部级科学基金,2016SZ0029,鼻敏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医院制剂研究, 2016-1至2018-12,20万元,已经结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