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泰国法政大学访学项目学生访学第一周周记(养生康复学院中医养生学2020级 王李文俊)
时间回溯到大家还在机场穿着文化衫一起合照,陪伴着我们的还有亲近的辅导员、学校里的部分老师,殊不知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就是我们独自面对挑战的时刻了。
陆续办理完值机后时间非常充裕,有的先过完安检在登机口处等待、有的同学则是不紧不慢地先用午餐再过安检。(114登机口前就是我们熟悉的711,不太饿的我选择用一个饭团暂且填报肚子以等待泰航的美味飞机餐。)
事情都在有序的发生,我们也陆续登机、起飞了……
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紧挨着彼此,享受着飞行的时刻,而机舱上的凉爽与几个小时后的湿热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感觉太冷可以寻求空保或者空姐拿来更多的毯子,毕竟头上正对着空调吹是很难受的。白红葡萄酒、橙汁、可乐、泰式奶茶是倍受大家喜爱的饮品,餐食的选择也有鸡肉和鱼肉两种,搭配着一块巧克力奶油蛋糕和当地的蔬菜,味道清淡而颇有滋味。
下机之后先出舱跟随大部队乘坐MRT(地铁),仅此一站就到达海关处,需分清楚外国人和泰国本地人的入口。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大家的肤色、外贸和打扮都是迥然不同的。采集完左右手指纹、签证检查、护照盖章后出站,海关顺利通过。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大家零散的找到自己的行李后便到出口找到TU这边的负责老师准备去往宿舍。
超高的温度和湿度让人感觉异常的不适,再加上长久的等待,大家内心的聒噪和烦恼开始增加……一辆巨大的、具有泰国特色的大巴车驶入我们眼帘,耳边响起一阵“哇”的感叹,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负责人蔡老师在车上也依次为我们发放了麦当劳套餐,而我们的行李则由其他人员帮忙搬上车,一切的美好都是环环相扣的,起初的不适早已烟消云散。
拖着行李和疲惫的躯体,大家在辗转一个多小时后(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多)终于抵达宿舍,仿佛我们都不累,在简单的收拾好行李后又统一到楼下的便利店选购生活必需品。
第一个夜晚,是不完整的床上用品、是耳边传来的高速路车声、是对日后学习的期待与紧张,大家有的睡的不太安稳、有的则是劳累的睡的很踏实。
第二天早8:10,大家准时在公寓对面等老师、等校园巴士,3号线转2号线,沿途是影视剧中的校园景色,我们终于到达了CICM……
上午的行程主要是泰方学校进行一个欢迎会和相关任务的讲解,我们陆续拿到了自己的白大褂、身份牌,并对学校颁发的手册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午餐是泰国有名的“玉面”,颜色绿而似玉,但形状细而有型,搭配着烤鸭、脆皮五花肉等,是一种全新的饮食体验。我们与自己所选的导师、泰方的学校志愿者同学一起边聊边吃,气氛十分融洽。
下午的行程是CICM这边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moodle的使用情况,使大家对以后的学习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是一种电子化、智能化、无纸化的全新的学习模式。我们在蔡老师及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陆续参观了实验室、模拟仿真室、教室、中医诊所、附属医院、学院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大家对TU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是一个美好、多样、融合的校园,不仅校园面积巨大,校园氛围舒适,各个方面都在不知不觉中让大家发出了惊叹。
大家乘坐10人一车的专车抵达距离TU有20分钟路程的future park,接下来的时间是留给我们自由发挥,三个半小时,完成生活物资的采购和享用晚餐。mall很大,bigC里面对东西也非常齐全,大家都货比三家比谁买的东西更划算、更便宜,比如说79泰铢的枕头则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产品。
身在异国他乡的开始算是完美落幕,期待在日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一个周五是Field Trip,大家根据导师分组分配了五辆面包车,头顶烈日,也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在驱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学校以北的Ayutthaya Historical Park,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甚至还见到了建筑内的蝙蝠。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瓦特拉布兰纳依旧享有美誉。最近属于泰国的雨季,在我们顺利抵达第二站——维罕菩孟扣波琵寺之后,小雨点瞬间变成瓢泼大雨,我们在庙内参观、求签、享受着风吹雨下带来的片刻惬意。
即使这场大雨将我们放在庙外的鞋子全部打湿,这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进程,因为老师带我们去到当地一家非常地道的船面馆。背朝河道、听着路过的船声,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享用美食,我点的干拌船面,面条选用的大面,其口感类似于中国的凉皮,里面搭配着花生碎和牛肉的不同部位,几分钟内就已经完全光盘。
下午在水上市场,我们坐船、闲逛、喂鱼、听雨、观象……船是耗油类,噪音较大,一船大约可坐15人,与国内的江南手摇船迥然不同。正是船下的水域,竟然有非常多的长得很像鲶鱼的鱼,嘴大而无须,体胖色黑,大家撒下饲料,鱼群争相抢食。渐渐的,水面上被雨滴溅起的痕迹逾发明显,我们欣赏着当地服饰、品尝一种类似于国内龙须酥的食物、人均一杯的水果沙冰,这天的行程也终于结束。
累并快乐着,大家在返程的车上睡了很舒服的一觉,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